
“我家宝宝真可爱啊!”看着自己的宝宝,很多家长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。
然而,有时候逗引宝宝玩,总会发现,孩子似乎有“斗鸡眼”。
欸,家里人都好好的呀,宝宝怎么会有斗鸡眼呢?

真假斗鸡眼,傻傻分不清
慌乱之下,家长们会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检查。结果医生却说,孩子的眼睛好着呢!
可是回家看看,却总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。这是咋回事呢?
其实啊,原因就在于,孩子的鼻梁太矮了!这种看起来像斗鸡眼的情况在亚洲儿童中比较常见,学名叫做内眦赘皮。
这些孩子由于鼻梁较平,上眼皮遮盖了鼻侧的部分眼白。给人造成内斜视的错觉。
爸爸妈妈们不用担心。当孩子慢慢长大,鼻梁逐渐变高后,这种情况便会逐渐消失。

什么是真正的斜视?
而真正有问题的斗鸡眼,也就是斜视,是指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,只能一眼视轴注视目标,而另一眼视轴偏向目标一侧的现象。

除了常见的眼球向内偏斜的斗鸡眼,医学上称内斜视。眼球还可能会出现向外偏斜的外斜视;斜度很小,表面上不易察觉,但是双眼的视觉功能不正常的情况(这种情况医学名词叫“推窗眼”)。
因此,斜视不仅仅是斗鸡眼这么简单,两眼的相对位置和双眼的视觉功能两方面的异常,都可能是得了斜视。

为什么会导致斜视?
引起内斜视的原因有很多,有些与屈光不正 及调节有关,如中、高度远视的儿童,由于远视没有被矫正,只有使用过多的调节才能看得 清楚,过多的调节力就会引起眼球过度向内转动,引起内斜视。还有的与眼球运动相关的肌肉力量不平衡有关。
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出现斜视呢?总结下来,原因可能有这些:
(1) 发育不完善:
儿童,尤其是婴幼儿,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协调眼球肌肉的运动,双眼同时注视一个物体时,比较费力。 而这种眼部技能,大概要到5岁左右才会发育完全。
因此,5岁前,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,很容易导致斜视。
(2) 先天异常:
有部分孩子由于先天性的眼球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,支配肌肉的神经发生异常等原因,也会出现斜视。
此外,斜视也有遗传因素。一般出生 6 个月内发生的斜视称为先天性斜视。这些孩子的眼球双眼看东西十分困难,斜视对他们的视功能的发育危害很大。
(3) 眼球发育的特点:
由于儿童眼球小,眼轴短,角膜和晶状体的屈光性强,多为远视眼。

因此,孩子想看清楚物体就需要眼球更多的调节力,同时双眼也会更用力向内转动,故容易引起内斜视。
(4)大脑对眼球运动的控制能力不够。
孩子的大脑从出生开始,会经历好几个飞速发展的阶段。但是,眼球的运动也需要通过大脑进行控制。有些孩子的大脑,可能对眼球运动的控制能力还不足够。